
400-123-4333
400-123-4333
时间:2023-06-21 点击数:
乐鱼app原标题:预告丨2022世界风景园林师高峰讲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风景园林
为庆祝北京林业大学建校七十周年,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指导、北京林业大学主办的“2022世界风景园林师高峰讲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风景园林”,将于2022年10月29-30日在北京林业大学举办,为华诞献礼。
本届讲坛聚焦学科前沿,将从“气候变化下的可持续规划”“气候变化下的生态设计”“气候变化下的智慧景观”议题展开。本次高峰讲坛分为主论坛和青年论坛2部分,邀请来自中国、欧洲、美国、日本、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权威专家和青年学者,围绕多个议题进行深层次探讨与交流。
近年来,北半球夏季持续的高温热浪、愈发频繁的极端天气及其影响下的生物栖息地环境转变、传染病传播媒介变更问题,使得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次议题关注可持续规划、生态设计、智慧景观三方面,探讨风景园林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综合经济、社会、生态、城市等多层次要素的应对方案。
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其间接导致了生态系统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危机。在可持续的规划设计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综合探讨自然地理、人文社会、生物多样性及景观要素,尊重和运用景观自我演变的力量,充分发挥风景园林师的气候领导力。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通过生态设计突出城市的气候适宜性,建立具有抵抗力和恢复力的人居环境,并针对可能出现的气候灾害作出响应,探讨适应气候变化的生态设计方案,可以提供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新范式。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充满不确定性,而新技术的出现为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提供了可能。探讨大数据空间算法、深度学习等多学科手段,可以更加精准的模拟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过程,通过智慧景观方案应对高温、洪水、干旱、风暴等气候危机。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景观设计专业教授,国际知名设计事务所West 8创始人与董事,从事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规划设计工作。
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风景园林学教授,城市化工作室主任。研究聚焦于景观、生态和当代城市化之间的关系,由他撰写、主编或联合主编的著作有《景观都市主义:从起源到演变》和《景观都市主义》等。
东南大学特聘教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乐鱼app,江苏省城乡与景观数字技术工程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设计大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住建部科技委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教授,博导,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曾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奖。曾获得中国建筑学会第五届建筑教育奖。
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风景园林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兼任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和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兼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东京大学都市工学系教授,校园规划委员会主任。曾担任日本城市规划研究所所长(2016年至2018年)和日本景观设计研究所所长(2017年至2019年),现任景观和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组织主席(2021年至今)。
荷兰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屡获殊荣的阿姆斯特丹和纽约设计与规划公司One Architecture的创始人,同时担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实践教授。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副院长。弗吉尼亚大学托马斯·杰斐逊教席教授乐鱼app,麻省理工学院、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客座教授,《Architectural Intelligence》期刊主编。
泰国景观设计师,泰国SHMA设计事务所董事。从事城市建设工作,致力于通过社区合作进行设计,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哈工大(深圳)建筑学院城市设计助理教授,硕导,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城市设计博士,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助理教授、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乐鱼app、荒野保护与再野化、景观规划设计。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博导,剑桥大学访问学者,近年来主要研究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聚落可持续发展。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博士,本硕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是建筑运算化设计。曾先后任职于东南大学建筑运算与应用研究所,和日本东京的构造计画研究所(KKE),目前在佛罗里达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智慧社区分中心主任,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员。主持国自然和多项省部级基金,上海市启明星计划获得者,城科会大数据委员会委员,关注智能可持续城市规划研究与实践,集中在智能可持续规划与城市数字化转型领域。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博士,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包括景观规划、景观模拟与评估等。
香港大学景观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景观历史理论及设计课程。研究方向为文化景观,对中国边境地区的文化地理研究尤为深入。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讲师/助理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硕士,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空间大数据分析,智慧材料,智能建造,交互设计,作品展陈于墨尔本设计周、北京双年展等,并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多项澳洲政府及昆士兰大学研究教学基金的资助。
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城乡生态网络构建等。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设计及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实践、传统城市景观体系与区域水系统等。
博士,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讲师。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师从董丽教授。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应用与园林生态,聚焦园林树木与城市气候乐鱼app。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系副教授,哥本哈根大学景观规划博士,北京海外人才项目青年学者。
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乐鱼app,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设计及其数字技术教学。研究方向为景观设计实践与理论,文化景观系统等。
博士,上海交通大学风景园林系讲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智慧景观、城市生物多样性。
纽约城市学院景观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跨学科背景下的景观理论与实践,探索前瞻性策略以应对气候危机。